关于朝阳市龙城区2022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3-06-09 信息来源:龙城区财政局
浏览:

 

 

——2023年5月30日在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潘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朝阳市龙城区2022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2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龙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趋势叠加退税减税降费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考验,财政运行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财政工作经历了一个十分不易的过程。在预算执行中,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应变克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组织财政收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强化财政资源统筹,科学调度国库库款,兜牢兜实“三保”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财政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828万元(区本级完成70514万元,镇级完成8314万元),为年度调整任务76880万元的102.5%,同比下降21.5%(区本级下降21.9%,镇级下降17.5%),减少收入21593万元(区本级减少19827万元,镇级减少176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9283万元,非税收入完成9545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1786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9502万元,调入资金1420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6万元,收入总计240778万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0847万元(区本级完成117713万元,镇级完成23134万元),同比增长1.2%(区本级增长0.6%,镇级增长4.5%),增加支出1657万元(区本级增加支出657万元,镇级增加支出1000万元)。加上上解上级财政支出5350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028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4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4446万元,支出总计240778万元。  

    收入和支出相抵后,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6864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71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055万元,调入资金55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78300万元,收入总计127485万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0914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97万元,调出资金5254万元,年终结余12487万元,支出总计127485万元。

    收入和支出相抵后,当年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551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70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811万元;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533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472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608万元。

    加上上年结余,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能够满足支出需求。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1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197万元,收入总计2210万元。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202万元,支出总计2210万元。

    收入和支出相抵后,当年收支平衡。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全区2022年政府债务系统限额29729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10999万元,专项债务186300万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78300万元;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4100万元。我区债务余额26182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76391万元,专项债务185431万元。

    二、2022年财政政策落实情况

    2022年,财政部门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和《辽宁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下,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大组织收入力度,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全力助推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财政政策效能提升,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组织收入。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财政收入态势研判,强化财税联合会商和税源分析机制,狠抓重点税源企业和重点非税项目日常调度与动态监测,加大房地产行业管理和欠税清缴力度,坚持依法征收,确保应收尽收。强化资源统筹。在严格落实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政府资源管理,多渠道挖掘增收潜力,通过积极盘活处置政府闲置资产,全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切实做大财政蛋糕,增强财政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能力。全年共盘活处置闲置资产2599万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825万元,收入已全部缴入国库,真正实现资产有效利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全力向上争取。牢牢把握东北振兴、“一圈一带两区”政策机遇,聚集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密切关注上级政策走向和资金投入方向,争取中央和省政策支持最大化。全年向上争取资金197892万元。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55005万元、省以上支农专项资金16303万元、融入京津冀发展专项资金8111万元、数字辽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951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2313万元、社保专项资金17241万元、教育专项资金5427万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78300万元、政府性基金专项1712万元、其它专项资金12529万元。

    (二)宏观政策落地见效,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投入资金6317万元,贯彻落实“数字辽宁、智造强省”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兑现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激发工业发展内生动力,支持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投入资金6340万元,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打造高性能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平台;拨付资金1014万元,支持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县域经济和“飞地经济”产业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拨付资金499万元,发放消费券及支持外经贸和服务业发展,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开展“成本竞争力强”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和“8降1升”举措,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20992万元、制造业缓税10396万元、六税两费减免4660万元,大大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积极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措施和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内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投入资金3156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资金7949万元,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支持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产业融合发展,保障粮食农全;投入资金1201万元,支持绿色畜牧业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保险风险保障水平,减轻农民生产生活负担;投入资金3228万元,持续改善村容村貌,为人民群众创造宜居和谐生活环境,重点支持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新修“一事一议”村内道路33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5条共13.8公里、维修路面12条共22.3公里、维修桥梁6座共163.2米投入资金500万元,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5个,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造血”能力;投入资金534万元,支持深入打好碧水、蓝天、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水污染防治、引导节能减排和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重点项目,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投入资金2887万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点实施十家河治理、椴木沟保护区和中德造林等项目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四)民生政策保障有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投入资金8338万元,调整提高社保对象待遇标准,确保提标政策及时落实到位;投入资金2013万元,积极落实稳岗政策,支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质量就业;投入资金3958万元,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推动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投入资金5225万元,支持优抚安置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确保困难群体最低生活得到保障;拨付资金5622万元,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健全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常态化防控机制,重点支持防控物资采购和隔离点建设;投入资金4729万元,支持龙城区实验一小、长江路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工程建设、支持朝阳一中西校区和长江路一小等学校教育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投入资金2856万元,支持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深入落实教师基础绩效奖、班主任津贴、农村教师差异化及非公办教师养老补助政策;投入资金586万元,支持防灾减灾抗灾能力提升和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投入资金561万元,支持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工作经费保障力度,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资金2735万元,用于龙建公司破产安置、涉法涉诉案件补偿、北山村污染补偿、长江花园小区电费以及长江花园16#楼加固工程等,大力支持平安龙城建设,有效排除社会隐患,维护全区稳定大局投入资金3188万元,持续推动城乡环境建设,支持创建文明城市、城市更新工程、园林绿化养护、城市景观提升、城区亮化工程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城市新区

    (五)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控财政风险

    严格落实省政府制定的兜牢“三保”底线工作方案32条具体措施,严格执行省、市财政关于“三保”工作的相关要求,在预算编制中,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预算,在预算执行中,集中财力保障基本民生、公教人员工资和基本运转等支出,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全年我区未发生“三保”支付风险;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要求,不断优化债务结构,深入落实偿债责任,持续加强专项债券“借、用、还、防、化、管”全流程管理,积极筹措可用财力,逐步化解存量债务,降低债务风险水平。全年还本付息16100万元,其中本金10028万元,利息6072万元,全年未发生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上项目、铺摊子情况;严格防范财政支付风险,进一步加强预算支出执行动态监控,全面跟踪资金支付流程,及时发现并纠正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立工资保障户和库款保障控制数,密切关注基本民生支出需求,采取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等27条具体措施,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大力清理消化暂付款,确保暂付款总规模“只减不增”,严格防范库款保障风险。

    三、2022年预算管理和财政改革工作情况

    2022年,财政部门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与财政管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更好配置财政资源、提高资金效益、提升政策效能、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加强预算管理各项制度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一)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零基预算,完善预算编制程序,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二)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动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有机结合,构建事前评估、事中跟踪、事后评价、结果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闭环”体系。

    (三)深化财政数字化改革。全力推进预算一体化建设,运用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今年,区镇两级、区直预算单位全部上线,实现了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新局面,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工资发放、会计核算、绩效管理、部门决算等目标全覆盖,真正实现了预算管理统一规范和有效控制。

    (四)深化非税收缴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推广电子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有关规定,对现有财政票据存根保存期限界满的按要求进行销毁,提升票据管理水平。

    (五)深化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采购意向公开和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工作,印发《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推进龙城区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工作的通知》,打造开放、互联、透明、共享的采购环境,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氛围。

    (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积极办理公车租赁审批,有效节约车辆购置成本。全年审批公务租车42辆,节约购置费用500万元。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管理,印发《朝阳市龙城区国有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促进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七)强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全年评审工程项目327个,送审金额52460万元,审减额14120万元,审减率26.9%。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质增效。

    (八)加强惠民补贴一卡通管理。不断推进“一卡通”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与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有效衔接,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年累计发放惠民补贴资金76702万元,累计发放项目40个,累计受益152万人。

    (九)提升严肃财经纪律观念。落实区人大有关决议,对区人大提出的审查意见逐项研究、积极整改。认真做好国务院大督查、省委巡视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积极开展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区71家一级预算单位及镇街开展自查,推动健全规范财政管理的长效机制。积极组织 “三公”经费安排使用情况自纠自查,确保把政府过紧日子思想落到实处。

    四、下一步工作

    2022年,我区决算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应对,如预算编制还不够精细,预算执行还不够规范;零基预算有待进一步推进;经济下行和疫情对财政收支影响较大;库款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增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还需深入推进;政府债务偿还风险依然存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重要思想,强财政资源统筹,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全力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全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龙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障财政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政治和全局角度,分析财经问题,把握财政工作,科学研判形势,坚持“以政领”、“以财辅政”,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

    二是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落实落细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细化的65条具体措施,在推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实现财政收入合理增长;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精细管理、精准测算,规范设定“三保”保障户,在保障“三保”等重点支出基础上,大力压减非需非刚性支出;主动对接国、省各项补助资金和政策,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强各类资源资金统筹,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打出“组合拳”,打好“主动仗”,确保全年收支平衡,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三是强基固本培元,进一步提升财政治理效能。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全口径预算编制,加强“四本预算”有效衔接;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提高财政数字化服务水平;推进重点领域支出标准建设,对重大政策、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等实施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提升财政可持续性;实施重大财政政策绩效评估和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和新增资产配置。

    四是发挥监督效应,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预决算的有关决议,积极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推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主动配合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深入整改审计查出问题,把审计整改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结合起来,推进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大监督格局建设。持续推进内控信息化建设,把制度、标准、程序固化下来,强化制度执行,织密制度笼子。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新时期财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着力提升“两种能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龙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