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龙城区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
发布日期:2023-03-06 信息来源:龙城区应急局
浏览:

    为统筹推进朝阳市龙城区应急管理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加强“十四五”时期龙城区应急体系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龙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及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

    “十三五”期间,龙城区通过不断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应急管理体制

    (一)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

    一是应急预案网络格局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我区已完成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其中,总体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31个。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应急预案体系基础上,形成层次分明、覆盖全面、互相衔接支撑的立体预案网络格局。二是应急预案管理持续规范。根据《辽宁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辽政办发[2012]24号)相关规定,结合《辽宁省应急管理厅做好2020年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应急演练工作的通知》(辽应急明电[2020]1号)相关要求,通过健全和完善区总体及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及审批、发布与备案程序,进一步优化了应急预案的管理,实现应急预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三是应急演练工作逐步规范。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预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通过统筹部署和谋划年度应急演练工作计划,完善应急演练指导、实施和督导工作,健全应急预案演练常态机制。通过应急演练,切实达到检验人员、完善机制、锻炼队伍,提升应急反应能力的目的,加大演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进一步规范演练工作流程与制度,夯实演练方案制定、演练脚本编制、组织开展演练、演练总结与评估、资料存档备案等工作环节,加强演练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二)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建设不断加强

    通过阶段性调查统计,我区拥有一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龙城区消防救援大队(约80人),森林草原防灭火救援队伍1支(约20人),初步具备燃气突发事件类、医疗救护类、道路桥梁抢修类、公路抢修类等专业救援力量。

    二、“十四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应急队伍建设基础较为薄弱

    基层专业人员还存在配备不到位、能力不足等问题,应急救援装备的配置不足和缺乏统一标准等为救援工作带来挑战。现有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无法适应目前多元化的应急救援要求,应急救援队伍的人才建设、装备建设、基层建设等方面均需要加强。现有应急物资储备能力物资储备种类、数量还存在欠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需加紧进行。应急管理干部队伍专业能力不足,无法适应新形势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

    (二)应急管理领域界限尚待清晰

    “十三五”期间组建了龙城区应急管理局,整合了安全生产、消防、防灾减灾等多项职能。但是机构的整合、职能的衔接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消防救援职能依然独立运行,未充分纳入应急管理局管理体系中来。应急管理局与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门存在界限模糊,行业与领域的管理关系尚未得到理顺,这些均导致了各部门的权责不清,为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三)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应急管理领域科技人才匮乏,信息化的引领作用和科学技术的基础支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还需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信息监测还存在空白。

    (四)应急救援队伍联动机制尚不完善

    企业与社会救援力量的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术知识略显不足应急处置过程中缺乏与专家队伍的沟通协调。应急救援统一指挥体系尚未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快速协作能力较弱部门间沟通机制尚不完善,信息共享、预警综合研判等制度未得到充分建立。

    三、“十四五”期间应急体系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发展和综合防灾减灾理念,处理好安全与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以化解安全风险、筑牢发展底板为主题,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加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综合支撑、社会治理等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损失,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安定和谐提供坚实保障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全区防范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显著提升。

“十四五”核心指标

序号

指标内容

预期值

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20%

2

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

3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33%

4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20%

5

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占比

——

6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

<1

7

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

<15000人

8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1%

    分项目标: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领导体制、指挥体制、协同机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更趋合理,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应急管理机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大幅改善,工作效率、履职能力全面提升。县级以上应急管理机构工作条件达标率达到80%,应急管理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90%。

    ——灾害事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感知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防灾能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升,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行业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灾害事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灾害事故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到92%以上。

    ——巨灾应对准备能力显著增强。应急救援效能显著提升,应急预案、应急通信、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紧急运输等方面保障能力全面加强。专职消防人员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达到0.4‰,灾害事故发生后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时间缩短至10小时以内。

    ——应急要素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区级应急管理机构专业人才占比超过20%。

    ——共建共治共享体系更加健全。公众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群众应急救护培训达标普及率达到2%。

    四、主要任务

    (一)建立完善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

    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应急救援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建立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统筹灾害事故救援全过程管理。将消防、森林防火等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纳入指挥系统中。探索多灾种并行条件下的应急指挥协调配合机制,加强各专业应急队伍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

    (二)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1.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机制

    健全规范、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深刻分析和防范化解应急管理领域的重大风险。推动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建立应急救援人员人身意外保险保障制度,到2025年底应急救援人员实现全员参保。建立健全紧急情况下社会物资、运输工具、设施装备等应急资源的征用补偿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应急体系项目建设。加强应急管理智库建设,整合企业、科研机构等应急工作领域的专家组建应急专家库,增强专家学者的参谋助手作用,提高应急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监测预警工作机制

    建立专业监测和社会监测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监测体系。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的程序与平台。加强对重点场所、重大项目的风险监测预警,整合利用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森林草原等监测设施,构建全域覆盖的自然灾害感知网络体系。

    3.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机制

    明确应急决策与处置的基本要求,规范应急决策与处置的工作流程,完善现场指挥部的设置与运行。构建应急处置过程专家管理平台,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升应急处置决策的科学性。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制度,加强消防、地震、卫健、民政、生态环境、交通、水利、住建、教育、电力等有关部门及其他专业力量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预测预警、资源调配和应急联动。

    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信息报告网络,加强应急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构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工作体系,提升信息发布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4.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机制

    规范突发事件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规范突发事件调查评估的组织和工作流程。推进第三方调查评估机制建设。

    开辟应急相关产品的紧急采购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紧急采购应急相关产品的财务和审计制度。完善安置、救助、补偿、抚恤、保险等工作程序。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应急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的流程和标准,明确责任追究制度。

    (三)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

    1.持续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

    乡镇(街道)、村(社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各级应急管理责任。增加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编制,提高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管理人员比例。探索基层管理人员的应急补贴发放机制。理顺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执法的职责权限。

    2.加强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

    开展以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推进以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村(社区)应急服务站(点)建设。推动规范“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社区”、“平安社区”等创建工作,提高社区应急规范化水平。

    3.依托地方优势培养救援力量

    推进“专兼结合、一队多能”的综合性乡镇(街道)应急队伍建设,加强通信等装备配备和物资储备。发展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群测群防员、网格员等应急信息员队伍,加强综合性业务培训,鼓励“一员多职”。加强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培育扶持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防灾减灾救灾

    (四)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高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保障、智能决策支持、公众自救互救和舆情引导应对等应急管理能力。

    基于物联网感知技术构建全域覆盖应急管理感知数据采集体系,为应急管理大数据分析应用提供数据来源。统筹现有应急管理相关通信网络资源,新建应急通信网络区级节点,实现向上接入应急管理市级网络,实现“全面融合、全程贯通、随遇接入、按需服务”。建设区级应急管理大数据支撑体系,对采集、接入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管理体系,推进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紧密围绕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建成集约化、数字化、科学化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广泛汇聚应急管理信息资源。构建共享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监督管理、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保障、智能决策支持、政务服务等应急管理能力,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特征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五)积极推进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建立健全适应新时代特点的“统筹布局、分级负责、分类储备、资源共享、综合调度、统一指挥”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构建区域共享式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库,探索建立政府、企业、供应商的应急物资装备共管模式。推动区域应急物资装备储备评估工作,建立应急物资装备储备计划按照统筹兼顾、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分解储备任务,落实储备责任,解决储备费用,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现代物流、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装备管理数据库进一步完善统一指挥、资源共享、调度灵活、配送快捷的应急物资装备调控配送体系,实现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单位无缝对接。

    (六)推进多元化社会消防力量建设

    根据《乡镇消防队》(GB/T35547-2017)推进乡镇(街道)专职消防队伍“提档升级”建设,乡镇消防队、企业专职队、村居志愿队应建尽建,2023年完成层级指挥体系建设,提升互联互通能力,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推进乡镇消防队规范化执勤,专职消防队建设专班实体化运作,规范队伍训练考核和拉动检查通报机制,其中消防部门管理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实现全员持证上岗、乡镇消防队100%达到《乡镇消防队》标准。推动一、二级乡镇专职消防队实现消防队员专职率100%,推动乡镇志愿消防队实现消防队员专职率50%。。

    (七)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制定自然灾害风险防治方案,明确防治目标任务、监控与防御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速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生命保障设施。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加强在重要防控区域内和重点防控时期内的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防治档案。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构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八)健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加大公益宣传、警示教育力度。做好应急状态下的舆论引导,建立有效互动渠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公开透明回应群众关切。结合防灾减灾周、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应急文化宣教活动,推动应急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二是推进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依托现有的地震、气象、消防等阵地,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

    五、重点工程

    (一)多灾种风险监测预警安全运行智能指挥中心建设工程

    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快龙城区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升级改造应急指挥信息网等骨干网络,深度集成应急管理信息化网络,协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关键业务应用,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

    将会议视频信息及前端感知数据信息进行汇聚融合至指挥大厅,实现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及无线网络的融合应用,构建上下联动、横向呼应、高效运行的扁平化融合指挥体系。接入公安、消防、水利、自然资源、气象、交通运输等部门监测预警信息,实现应急数据的资源共享。

    承担应对区域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的统筹协调、应急救援和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调运等。

    (二)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建设自然灾害感知网络,实现对全区自然灾害隐患区域的全方位、立体化、无盲区动态监测,支撑灾害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信息获取,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源。针对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场所,建设全区统一的安全监测预警感知系统,深入发掘城市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异常情况,为全程处置监控和灾后全面评估提供精确、及时和有效数据支撑。利用救援装备物联网感知、环境感知、现场音视频感知和融合指挥技术,实现视音频指挥、监控调度、视频会商、现场图传、灾害事故态势等功能,实现灾害现场看得见、看得准、听得见、听得清,为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调度、分析研判、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应急救援的精确性、指挥调度的科学性。新建应急通信网络区级节点,实现向上接入应急管理市级网络。基于实时监测监控数据和云平台研判数据,借助分灾种和多灾种综合风险识别模型,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以及自然灾害综合减灾能力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核查、追踪和通报。

    (三)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开展地震、地质、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防灾减灾数据库,识别灾害高风险区域。开展全区内涝点、大型起重设备、电力设施、广告牌、园林设施等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点普查。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引导气象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库区、水源地保护区及高山远山地区等区域群众,有计划地向城区、工业园区、中心镇、中心村等地区梯度搬迁转移

    构建、企联动的风险隐患数据库,推动企业生产信息与政府互联互通,强化各类事故隐患综合分析。将安全风险预防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支出范围。

    (四)应急装备现代化建设工程

    完善、乡物资储备布局,科学制定储备标准,建立健全包括重要民生商品在内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清单,合理确定各级、各类物资储备品种和规模并动态调整。

    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机制,通过协议储备、依托企事业单位、商场代储等多元化储备方式,构建多元完整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救援物资紧急调拨跨部门、跨区域、军地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进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应急救援物资入库、存储、出库、运输和分发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应急救灾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五)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和装备的配置,提高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综合人口分布和灾害隐患分布,依托现有学校、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新建或改建典型灾害多发地区的应急避难场所,满足灾害多发区域应急避难需求。综合利用城乡社区现有设施,采取确认、修缮、新建等方式建设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为城乡社区避难场所配置应急物资,设置应急逃生指示标识和应急广播设施,逐步配备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

    ()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程

    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评估,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优化危化企业布局,有效控制和降低整体安全风险。完善监测监控设备设施,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管控,建立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加快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危险化学品各环节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强化装卸、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推广实施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防撞报警系统。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规划实施与年度计划的衔接,明确规划各项任务的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规划实施协同配合机制,密切工作联系,强化统筹协调,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推进、确保重大举措有效落地,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二)加大经费投入

    充分发挥重大工程项目的规划载体作用,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完善财政、金融、信贷等政策,加快工程项目实施。加强财政投入和乡镇(街道)防灾减灾发展需求的衔接,促进优势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努力消除地区和城乡差异,拓宽规划多元投入保障渠道。

    (三)强化监督评估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对部门和地方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由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分析实施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公布进展情况报告。区政府要加强对本区实施规划情况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