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全市营商环境改革已全面启动,龙城区做为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试点,在营商环境改革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龙城区按照“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要求,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承诺即开工”为核心,实行了“以函代证、六多合一、施工图分类审查、项目审批零收费、全程代办、土地组卷报批”六项改革,提速审批、提升服务,以点带面、先行先试,让企业家、市场主体真正感受到办事的快捷和方便。
2、“以函代证、施工图分类审查”改革的举措?
“以函代证”改革。在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土地总规、城市总规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容缺后补”“告知承诺”“并联审批”,已批复为国有土地的,直接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手续;
未批复国有土地,现为集体土地的,在土地报批过程中就开始进入审批程序,先行出具用地、规划、施工意见函分别代替《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函件视同正式许可手续,项目取得施工意见函即可开工建设,审批时限控制在30个工作日以内。
“以函代证”采取建设单位自愿选择、函证并行办理的方式,确保函证编号一致,明确了函件有效期为1年,在办理竣工验收前完成 “以证换函”,同时强化全过程监管。通过实践来看,项目落地时间均在30个工作日以内,同时能够全流程线上审批,项目落地时间较过去压减了150天以上。
关于“施工图分类审查”改革。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按照特殊工程施工许可前审查、一般工程施工许可后审查、低风险工程免予审查的方式,对施工图审查实行分类管理,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时采取告知承诺的方式,明确建设单位负首要责任,勘察、设计单位负主体责任。建设、勘察、设计单位实行项目负责人终身责任制。
目前,龙城区已建立施工图设计文件分类审查告知承诺制度,明确了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承诺内容和责任,并要求设计单位建立内审制度。这项改革举措,破解施工图审查缓慢问题,开工速度明显加快。
3、“六多合一”和“土地组卷报批”改革,给企业带来哪些便利?
“六多合一”是集成审批服务模式,重点解决审批环节多、时间慢、成本高等问题,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其中“多规合一”。是集“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项目审批”为一体的业务协同平台,主要是为政府与企业提供规划选址服务。我区现已搭建完成“多规合一”平台,将龙城区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林地保护、生态保护、电力等规划共38个图层全部落入“一张蓝图”,实现了各类规划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并对平台数据实时进行更新。原项目选址涉及的保护区、保护地、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国家公益林等需8个部门核查的事项,统一由“多规合一”办公室核查即可。目前,已为佛瑞达、嘉寓等116个项目提供了项目选址服务。
“多测合一”。是指建设单位在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竣工验收过程中,委托同一家(允许组成联合体)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开展土地测绘、规划测绘、工程测量、房产测绘等测绘技术工作,并向审批部门提供测绘数据和成果,实行“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目前,区政府投入资金180万元完成龙城区704平方公里全域地形图测绘,测绘成果对所有项目免费共享,我区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名录库,项目单位可在名录库中选择第三方机构服务,对纳入土地出让成本的测绘服务收费,按不超过国家收费标准规定的50%计取。
“多评合一”。区政府投入资金314万元完成了高新区73平方公里范围的环评、水保、水资源、矿产压覆、地质灾害、防洪、气候、稳评、安全评价9项区域评估,评估成果由落户企业免费共享。同时我们加强对区域评估成果应用的宣传引导,在龙城区政务服务网和政务服务大厅公布了区域评估成果,确保区域内符合适用条件的项目全部享受区域评估成果红利。
“多验合一”。指工程竣工后,按照“统一时间、集中上门、联合踏勘、集中反馈”的验收模式,区住建局牵头组织自然资源、规划、气象、档案、综合执法、市政公共服务等部门,在规定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建设项目的联合验收。在正式验收前,对建设项目进行预验收,为企业做好验收的前期指导服务。目前,龙城区已实施联合验收项目29个。
“多介合一”。建立中介服务超市,实行网上询价、竞价,服务质量由项目建设单位和审批部门进行“双评”,项目建设单位对中介机构的服务时限、收费情况、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职业道德等内容进行评价;审批部门对中介机构提交的成果质量、提交成果效率等内容进行评价评估。评价结果纳入中介服务机构的信用管理体系,供服务对象参考选择。目前,已有83家中介机构进驻中介超市,对项目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未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且单体或者批量采购预算金额在采购限额以下的项目,原则上在中介超市选取,非政府投资项目,鼓励项目单位利用中介服务超市选取,实行网上询价、竞价。
“多管合一”。由高新区牵头,根据住建、应急、人防、环保、劳动监察、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确定的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风险防控点,实行跨领域、跨行业的“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目前,已明确了监管部门和监管事项清单,建立了联络员制度,统一实施联合执法。